位置:首页>> 书法字帖>> 魏晋书法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隶书
2025-03-31 09:26:01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铁山摩崖石刻-石颂》墨拓 篆书

颂文,刻于佛经右侧,共12行,行43—52字,字径22厘米左右,隶书为主,共614字,现可辩认476字。颂文系骈体文,讲究对仗,工整华丽,极富文采,记述了铁山刻经的时代背景、经主家世、刻经年月;记述了铁山摩崖的位置与周围地理环境,“瑕丘东南,大岗山南岭之阳。前观邾峄峨峨……却瞻岱岩巍巍……左顾昌岩,右临车驿……”并特别赞美了刻经书法艺术的精妙,“清跨羲、诞,妙越英、繇,如龙蟠雾,似凤腾霄……”意指其书法艺术可与“书圣”王羲之和韦诞、张伯英、仲繇相媲美。经主匡喆,系汉丞相匡衡之苗裔,是当时邹县颇有影响的名门望族。颂文记述的刻经时间为“皇周大象元年岁大渊献八月庚申朔十七丙子”,即公元579年为铁山摩崖刻经的年代。“大象”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年号。是年,由他敕令禁止排佛事件的发生,允许官民信奉佛教,长达4年之久的“周武废佛”宣告结束,铁山刻经就是这次佛教复兴的产物。从颂文中“寻师宝翰”、“敢辑遗训”词句分析,颂文作者当系安道壹的弟子。由于颂文本身无年号可考,也有人推测其时代为隋朝(见王思礼、赖非:《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书法》 * 第二期)。

铁山摩崖石刻——颂文:

观下白泡囗水澹清波而囗守,赤囗囗囗震囗光而易灭。但以四毒而躬,囗疵萦骨,秽纳皆罗,孰有谁无?自非体括三乘,身苞十力,讵辩囗囗之章,自知囗护之品者哉!是以有信佛弟子匡喆及显、囗、祖、珍,汉丞相衡之苗裔也。秀德自天,英姿独拔,知宏纲尚,缺囗地纽,方颀囗囗囗囗,还嗟囗囗言囗。囗弃乌涂而在,囗囗清f而府。于是乃与同义人李桃、汤囗、囗奴等,可谓门抽杞梓,家握芳兰。飒囗龙腾,谷谷 然凤举。乃率邑人,敢欲寄臬天沼,共汲无竭之津。囗财法肆,同囗永用之宝,仍割家赀,稳缢叶。在皇周大象元年岁大渊献八月庚申朔月十七子日丙子,瑕丘东南,大岗山南岗之阳,前观邾峄峨峨,G拂囗之囗,却瞻岱岩巍巍,囗排云之岳。兼复左顾昌岩,右临车驿,表里山川,林囗文囗。于是有大沙门安法师者,道鉴不二,德悟一原,匪直仪相咸韬,书工尤最。乃请神豪,于四显之中,敬写《大集经穿菩提品》九百四十字。道斯胜句,囗囗拔世。遂乃约石图,炅炳常质,六龙上绕,囗萦五彩之云,双龟下蟠,甲负三阶之路。纵使昆仑玉谍,囗观金简,周穆记功,秦皇勒绩,今囗胜囗,辟彼蔑如也。释迦本演之世,工囗十二那由他,众生发菩提心一万六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况此群英,联珪共琲,同发善心,采斑倕之巧,成斯福业者乎?从今镌构,逢劫火而莫烧,神囗囗囗,对囗囗而常住。尔其丹青囗唯,所以图其盛法,金石长存。囗囗雕之不朽,此岩不琢,后叶何观?璋才同返,鹜藻谢归,犹览此徵,诚何堪/跃。聊措寡豪,以申短韵,乃作颂粤:

囗囗大道,囗若囗囗,空来寂住,能卷能舒。想囗囗崖,远离陷途。称肌代鸟,放鸽残躯。六度常满,三空不缺。敢辑遗训,式彰余烈。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寻师宝翰,区囗囗高。清跨羲、诞、妙越英、繇,如龙蹯雾,似凤腾霄。圣囗幽轨,神囗秘法,从兹宝囗,树标永劫。

题名,在刻经的下部,原共10行,行9字或3字不等,共66字,字径40厘米,字行间有阴刻界格。现仅存6行44字,内容记载了经主及佛经书写者姓名。第6行刻有“东岭僧安道壹署经”的词句,当系安道壹为铁山刻经的题名。《题名》书风较经文略显瘦硬寒峻,结体严谨,冷隽绝俗,富有山林野壑之气。另据《山左金石志》、《山东通志》载,《题名》附近还刻有“安上”、“鄣离”、“佛善”、“实性善男子菩萨”四种刻字,何义,无考。

铁山摩崖石刻——题名:

囗任城郡,功曹南平阳县,功曹大都维那,赵郡李巨敖。宁朔将军、大都督任城郡守经主孙洽。县令囗囗。东岭僧安道壹署经。齐搜扬好人平越将军周。任城郡主簿,大都维那闾长嵩。

颂文中还描述了刻经周围“六龙”及“双龟”的祥瑞图案,向人们提示了铁山刻经的形制。在铁山刻经上方,有阴刻的巨龙缠绕、云气和佛光的图案,中部书有“大集经”三字,总体形制酷似一座古代碑刻中蟠龙。经文下部刻有双龟对踞的图案,龟背纹异常清晰,有足,有头,比例适中,雕刻精细,形象生动。这种“石图”,表现了铁山刻经似一座龟趺、龙首的巨碑,虽然刻写的内容是佛经,而表现形式却是汉民族传统的碑制形制。其书法艺术价值早在清代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并给予高度的评价。如杨守敬《匡喆,刻经颂》云:“相其格度当于泰山《金刚经》、焦山《瘗鹤铭》相颉顽,云峰山郑氏诸碑,尚觉不及,自非古德命世之英,安能有此绝诣哉!”康有为盛赞四山摩崖“通楷隶,备方圆,高深简穆,为擘窠之极轨也”。铁山佛经“字大如斗”,以隶结体,简静质朴,运笔平稳,沉著凝重,有其自然和穆的艺术特色。而《石颂》的书法艺术则雄浑险绝,方圆兼施,笔势开张,自然疏朗,别具特色。铁山摩崖刻经居邹城市四山摩崖刻经(另有岗山、葛山和尖山摩崖刻经)之首,字数最多,面积最大,纪年明确,可与泰山经石峪相媲美,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珍贵的佛教经典。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标签: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纠错

猜你喜欢

北周铁山摩崖石刻石颂 字帖网 m.ziti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