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隶书《乙瑛碑》
隶书
2024-08-20 10:07:46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或《孔和碑》。桓帝永兴元年(15)刻。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高3.6米,广1.29米。隶书18行,行40字,无额。后有宋人张雅圭题字二行。碑刻内容为鲁相乙瑛代孔子后人上书汉廷,请设立一名掌握孔庙礼器的低级官吏,其级别为“百日卒史”,并提出此官任职条件。
《分隶偶存》称“字特雄伟,如冠裳佩玉,令人起敬,近人郑簠每喜临之。”碑文为秦牍式,气度高古典重,字亦刚健有风韵,为汉碑之名品。尽管从艺术创作的要求看,《乙瑛碑》这样的作品显得过于工整和拘谨,但初学者由此入手,对于掌握隶书的结构、用笔技巧是比较合适和方便的,故人们普遍认为《乙瑛碑》是“汉隶之最可师法者”。
[汇品]
明 赵 崡:其叙事简古,隶法遒劲,令人想见汉人风采,正不必附会元常也。(《石墨镌华》)
清 方 朔:《乙瑛》立于永兴元年,在三碑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王篛林太史谓雄古,翁潭溪阁学谓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法者,不虚也。(《枕经金石跋》)
清 梁 巘:学隶书宜从《乙瑛碑》入手,近人多宗《张迁》,亦适中。(《评书帖》)
清 包世臣:西晋分书,《太公望碑》是《乙瑛》法嗣,结字宕逸相逼,而气加凝整。(《艺舟双楫》)
清 何绍基:朴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 草堂金石跋》)
清 康有为:建初以后,变为波磔,篆、隶迥分。于是《衡方》、《乙瑛》等碑,体扁已极,波磔分背,隶体成矣。(《广艺舟双楫》)
清 康有为:至于隶法,体气益多:虚和则有《乙瑛》、《史晨》。(《广艺舟双楫》)
标签:东汉,隶书,乙瑛碑


猜你喜欢
宋榻大观帖(六) 晋王羲之宰相帖
2021-09-30 03:03:18宋搨武冈帖(四) 王羲之月半念帖
2022-08-02 10:42:20快雪堂帖(一) 晋王羲之追寻帖
2023-06-05 00:04:54清张之万致松溪尺牍
2021-06-03 00:07:10兰亭八柱帖(干)
2023-06-01 10:17:16庆隆乐舞册页(七)
2023-09-19 06:15:18淮南大布衣九牧图
2024-08-04 02:33:57清王原祁画山水
2024-07-28 06:23:42清潘祖荫王懿荣致黄仲弢尺牍
2021-12-13 06:40:44御制重刻淳化阁帖(一) 齐高帝书
2021-12-25 23: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