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隶书《武氏祠画像题记》
隶书
2024-09-05 10:09:53
《武氏祠画像题记》拓本(部分)
《武氏祠画像石》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为黄易挖掘出土。旁有隶书题记。现存1069字,为汉代刻石书法字形较小的作品之一。清方朔跋此石书法云:“汉隶小者甚少,小而精且多者尤不多见”
相关资料:
《武氏祠画像石》东汉画像石。在山东嘉祥城南武宅山。过去曾称“武梁祠”,是东汉武氏家族墓前武梁、武荣、武班、武开明石祠及双阙的总称。其中武梁祠为最早,它是从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开始,历经几十年营造的,石祠画像由孟孚、李弟卯等石匠刻成。画像石的内容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神仙怪异,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等,是研究东汉后期历史与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画面采用减底阳刻(即平面浅浮雕)的手法,突出人物形态,用阴刻线条来刻画人物的衣褶和五官等,造型粗犷古拙,艺术风格雄健浑朴。像旁有隶书题记。
《武氏祠画像石》,现存共记43块,隶书题记现存1069字,是目前有明确纪年的重要和最著名的一批汉代祠堂画像石资料。1961年国务院将其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氏祠及双阙仍在原地保存。
《武氏祠画像石》早在宋代时就已经被发现,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的《金石录》、文学家欧阳修的《集古录》都对此做过记录。后来又经过了多次的洪水漫淤,石室被湮没地下。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在济宁做官的金石学家黄易等人亲自到这里寻找,第一次发现了三个石室以及汉碑、汉阙等,后又陆续发现了许多画像石,并进行了发掘清理。这批石刻艺术的重新问世,以其鲜有的“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标签:东汉,隶书,武氏祠画像题记


猜你喜欢
宋榻大观帖(七) 晋王羲之省飞白帖
2021-09-15 00:26:30虞集行楷《跋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
2025-03-28 17:14:20清沈葆桢行书七言联
2023-10-30 23:29:20宋陈居中苏李别意图
2024-11-16 00:28:20清董邦达仿王蒙山水 江边独步
2021-07-24 15:46:17王羲之《上虞帖》
2015-02-11 13:02:42宋元名迹 宋人乌贼
2022-03-06 19:28:02宋搨临江帖(一) 晋王羲之桓公帖
2022-06-05 04:01:52天下名山图 (贞) 五代董源辟疆览胜图
2024-09-24 12:31:06民国吴湖帆竹石
2025-02-01 23: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