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书《知府帖》
作者:米芾 行书
2025-06-04 08:58:52
米芾《知府帖》,又称《长者帖》,纸本,行书,纵29.8厘米,横49.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黻顿首再拜。后进邂逅长者于此,数厕坐末,款闻议论,下情慰忭慰忭。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遂末遑只造舟次。其为瞻慕,曷胜下情?谨附便奉启,不宣。黻顿首再拜。知府大夫丈棨下。
此为致知府大夫书札。
由“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或即元祐二年去汴京东归时所作。
元祐二年,米黻过甬上(今安徽宿县),六月南都舟中(南京、商丘)。居汴京保康门内,出则戴高檐帽,撤轿顶而坐,招摇过市,晁说之喻为鬼章。是年,以唐巾深衣语蜀党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张耒、郑嘉会、秦观、陈虚碧、王钦臣、刘泾及圆通和尚雅集王诜私邸之西园。公麟作图,米黻为诗集作序。当时宋的政坛出现了洛党、蜀党、朔党这样的称呼。蜀党以苏轼为首,依附朔党的人最多,这时候熙宁、元丰两朝掌权的官员,都已经退休居闲散的官职,怨恨的情绪都浸入了骨髓,暗中在窥伺内争的嫌隙。
余以为米黻或许不想淌入政争,遂离汴出京,以避交游出饯。
高后垂帘时诏避父高遵甫讳,故文及甫但称文及。“府”字犯嫌名,乃缺笔避之。
此帖末签名形态与《苕溪诗》几同,“闻”字门部,亦与《苕溪》“兰”字相似,皆集颜行使然。但写时或略早。
标签:米芾,行书,知府帖


猜你喜欢
清三希堂法帖(十六) 宋李纲书尺牍
2022-05-10 00:53:50宋人画鱼篮观音
2024-11-07 22:53:10雍正行书《俯仰不愧天地六言联》
2025-03-28 18:09:47大观帖(八) 晋王羲之狼毒帖
2022-06-16 01:21:20三希堂法帖(二) 晋王羲之袁生帖
2021-07-24 06:44:19元任仁发饮中八仙图
2024-10-09 11:04:13晋唐正书(六) 晋王羲之诸舍帖
2021-08-31 01:02:53折扇成扇
2024-08-08 15:16:07清董教增罗浮山图
2024-08-27 05:21:12文徵明行书《自作诗册页》
2024-12-19 16: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