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书孝经
作者:董其昌 行楷
2021-03-25 16:48:31
品名:明董其昌书孝经册
分类:法书
作者:董其昌
书体:行楷书
数量:一册:十开(本幅九开十八幅;后副叶一开二幅)
释文:孝经。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庶人章。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曰。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孝治章。第八。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侮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亲。夫然后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藏品尺寸(公分):251x15.8;后副叶:25x15.6;


猜你喜欢
苏轼行书《尊丈帖》
2025-03-20 12:32:00宋四家真迹 宋蔡襄书尺牍
2021-12-30 12:03:01清翁同龢致刘仲良手札(上册)
2024-06-13 14:11:34淳化祖帖(六) 晋王羲之永兴帖
2022-07-04 10:17:12清恽寿平画山水 米家山水
2024-09-12 10:07:43淳化阁法帖(十) 晋王献之鄱阳帖
2023-06-01 03:09:10清梁国治书乾隆御制咏六经成扇
2022-03-22 06:59:44清戴临杂书画 木兰赋
2024-12-29 12:55:52民国人绘王磐野菜谱 扫箒荠
2023-10-30 14:50:03墨妙轩法帖(三) 宋蔡襄澄心堂纸帖
2023-05-19 17: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