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楷书《瘗鹤铭》
楷书
2025-03-27 14:03:32
《瘗鹤铭》残片
焦山摩崖石刻
《瘗鹤铭》刻于南朝·梁(传)天监十三年(514年),陶弘景书。楷书摩崖。存90余字。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崩落长江中,南宋淳熙间挽出一石二十余字,康熙五十二年又挽出五石七十余字。乾隆二十二年嵌于焦山定慧寺壁间,共九十余字。未出水时之拓本称“水拓本”,字数不多;出水后初拓本(五石本)即上皇山樵书。唐人孙处元《润州经》认为系王羲之书,宋黄庭坚、苏舜钦等亦持此看法;因陶弘景曾自号华阳隐居,宋人李石《续博物志》即认为系陶弘景书,后附和此说者最多;欧阳修认为华阳真逸是顾况的道号;还有人认为是唐人王瓒所书;也有人觉其字同颜真卿《宋广平碑》接近,认为是颜真卿书。总之,各持己见,至今仍不能定论。
《瘗鹤铭》发现以后,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评价。如黄庭坚认其为“大字之祖”,作诗说:“大字无过《瘗鹤铭》。”《 * 草堂金石跋》云:“自来书律,意合篆分,派兼南北,未有如贞白《瘗鹤铭》者。” 其书法意态雍容,格调高雅,堪称逸品,是艺术性术高,影响极大的著名碑刻。
《瘞鶴銘》释文:
鶴壽不知其紀也,壬辰歲得扵華亭,甲午歲化扵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奪余仙鶴之遽也。乃褁以玄黄之巾,藏乎兹山之下,仙家無隱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銘不朽,詞曰: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隂降迹,華表留聲。西竹法理,幸丹歲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鳴語化解,仙鶴去莘,左取曹國,右割荆門,後蕩洪流,前固重局,余欲無言,尔也何朙?宜直示之,惟將進寧,爰集真侣,瘗尔作銘。
《瘞鶴銘》并序:
标签:瘗鹤铭,石刻


猜你喜欢
明方以智草书和陶诗
2023-02-26 10:45:44宋赵伯驹画海神听讲图
2024-08-18 18:41:55淳化祖帖(二) 晋桓温大事帖
2023-06-30 16:50:59晋唐正书(二) 魏钟繇墓田丙舍帖
2024-01-05 14:07:56清吕世宜隶书五言联
2021-02-05 07:06:29北宋搨绛帖(十) 唐释怀素五言诗帖
2022-12-11 14:39:43明郑石画芙蓉白鹭
2024-09-13 11:12:19清王杰临帖
2023-04-14 00:47:30明人便面画册(三) 明陈焕踈林亭子
2024-07-27 18:04:35颜真卿楷书《大唐中兴颂》
2025-03-14 09: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