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隶书《跋赵孟頫书陶诗》
作者:虞集 楷书
2025-03-19 16:27:20
虞集《跋赵孟頫书陶诗》纸本隶书 32.7×45.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该册页前段赵孟頫草书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第六首,后接虞集隶书跋:
“我朝书法当以松雪斋为第一,今观所书陶靖节诗,笔力痛快,无一点尘人俗气,继羲、献之后者,其在斯人与?乌乎!主人为予宝之。蜀人虞集。”
左下钤安岐“安仪周家珍藏”及他人诸方藏印,《墨缘汇观》著录。
此跋虽仅仅六行五十四字,却几可以体现元人隶书的最高水平。元人书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表现在其他书体如真草,特别是篆书上,多偏重于复古,道流溯源,但隶书则偏重于守法。隶书起于秦而兴于汉,上承篆书,下启真(楷)书,由于更适应于笔法的丰富变化,从而使书法艺术开始脱离对文字变迁的依附地位而逐渐走向自觉发展,所以为历代书家所重视。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强寓款软”,它的蚕头雁尾、左波右磔的特点仍是篆书“委备”的含蓄存在,所以汉隶自有其淳古厚重的自然。但由于汉魏之后,楷、行书替代隶书成为通行书体,因此,这以后的隶书往往带有楷书笔画横平竖直的特点。这样就造成了隋唐以后隶书的平直呆板,古人所谓“世代压之,不能高古”就是指这种特点。试看元代书家吴睿、褚奂、俞和等人的隶书可知。再加上元人隶书不同于篆书的溯源,而是从隶书成熟甚至有些程式化的蔡邕、梁鹄、钟繇取法,有时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显得平板、单薄和雕琢。
虞集隶书前人称之为“人品高、取法古”。从此帖观之,虽笔划劲实,未脱元人笔意轩轾,但结态疏宕、体势错落,同取法于魏晋隶书的整齐化一而显刻板者自有不同,尚存东汉隶法高度成熟前的隶书典型。故陶宗仪称其“古隶为当代第一”是有所根据的。所以,虞集隶书墨迹虽仅此一跋,却在元代书法史上有特殊的价值。因此,虽为题跋,却应作独立而且重要的元人法书介绍。


猜你喜欢
董其昌《楷书阴符经府君碑卷》
2024-09-14 13:02:55唐代高僧湛然楷书《韦大通墓志》
2025-03-16 10:22:40民国黄宾虹篆书七言联
2021-11-29 02:04:40明人尺牍上册 孙谋尺牍
2021-09-23 11:49:55宋曹行书《登飞来峰之作诗轴》
2025-03-19 10:38:42清王澍书积书岩帖(十三) 临长风帖
2022-08-09 19:04:35明祝允明诗翰 行书七言律诗一首
2023-07-28 04:21:48明丁云鹏大士像 大士像(十五)
2025-05-08 13:26:55清王图炳书合锦下册 唐诗二首
2022-10-14 03:47:49清冷枚耕织图 耖
2025-03-08 21: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