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书法字帖>> 辽金元书法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作者:赵孟頫 楷书
2025-03-29 13:21:39

胆巴碑》,全称《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又称《帝师胆巴碑》等。纸本,墨迹,赵孟頫撰文并书,书于元延佑三年(1316)。原卷纵,横。卷后有清姚元之、杨岘 、李鸿裔、潘祖荫、王颂蔚、杨守敬、王懿荣、盛昱等人题跋,曾经《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卷是赵孟頫奉元仁宗皇帝敕命,为龙兴寺撰写的碑文,叙述元朝帝师胆巴的功德事迹。据《元史》卷二0二《释老传》及本文记载,胆巴,一名功嘉葛剌思,是西番突甘斯旦麻人,童子时出家。至元七年(1270),他随帝师巴思八来到中国,曾在五台山建立道场。成宗时曾受命祭祀摩诃伽剌神,获得应验。元贞元年(1295),他在龙兴寺期间上书皇太后,奉仁宗皇帝为龙兴寺大功德主,其时仁宗尚未被立为太子。胆巴命寺内僧众“曰讲《妙法莲华经》,孰复相代,无有已时。用召集神灵,拥护圣躬,受无量福”。虽然胆巴于成宗大德七年(1303)即圆寂,但至武宗即位,立其弟仁宗为皇太子后,仁宗为报答龙兴寺多年祷祝之功,将旧宅田五十顷赐给龙兴寺为产业。至仁宗登基后,又追谥胆巴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皇庆元年(1312),仁宗曾敕命赵孟頫撰文并书,刻碑于大都某寺中。至延佑三年(1316),又应龙兴寺僧之请,复敕赵孟頫为文并书,刻石于真定路龙兴寺中。本文就是赵孟頫第二次为胆巴所作的碑文。

《清河书画舫》卷四“吴道玄”云:“赵子昂楷书《胆巴帝师碑》卷,真迹,上上。笔意略同《玄妙观》,二碑皆出李泰和家法,古劲绝伦,品属第一。”杨岘跋云:“吴兴书此碑时年已六十有三,用笔犹饶风致而神力老健,如挽强者矫矫然,令人见之气增一倍。”

原 文

【篆额】

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碑

【正文】

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

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頫奉敕撰并书篆。

皇帝即位之元年,有诏金刚上师胆巴,赐谥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敕臣孟頫为文并书,刻石大都□□寺。五年,真定路龙兴寺僧迭凡八奏,师本住其寺,乞刻石寺中。复敕臣孟頫为文并书。

臣孟頫预议赐谥,“大觉”以言乎师之体,“普慈”以言乎师之用,“广照”以言慧光之所照临,“无上”以言为帝者师。即奏,有旨:“于义甚当。”

谨按,师所生之地曰突甘斯旦麻,童子出家,事圣师绰理哲哇为弟子,受名胆巴。梵言“胆巴”,华言“微妙”。先受密戒法,继游西天竺国,遍参高僧,受经、律、论。繇是深入法海,博采道要,显密两融,空实兼照,独立三界,示众标的。

至元七年,与帝师巴思八俱至中国。帝师者,乃圣师之昆弟子也。帝师告归西番,以教门之事属之于师,始于五台山建立道场,行秘密咒法,作诸佛事,祠祭摩诃迦剌。持戒甚严,昼夜不懈,屡彰神异,赫然流闻。自是德业隆盛,人天归敬。武宗皇帝、皇伯晋王及今皇帝、皇太后皆从受戒法,下至诸王将相贵人,委重宝为施身,执弟子礼,不可胜纪。

龙兴寺建于陏时,寺有金铜大悲菩萨像。五代时契丹入镇州,纵火焚寺,像毁于火,周人取其铜以铸钱。宋太祖伐河东,像已毁,为之叹息。僧可传言,寺有复兴之谶。于是为降诏复造其像,高七十三尺,建大阁三重以覆之。旁翼之以两楼,壮丽奇伟,世未有也。繇是龙兴遂为河朔名寺。方营阁,有美木自五台山颊龙河流出,计其长短小大多寡之数,与阁材尽合,诏取以赐,僧惠演为之记。

师始来东土,寺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即礼请师为首住持。元贞元年正月,师忽谓众僧曰:“将有圣人兴起山门。”即为梵书奏徽仁裕圣皇太后,奉今皇帝为大功德主,主其寺。复谓众僧曰:“汝等继今可日讲《妙法莲华经》,孰复相代,无有已时。用召集神灵,拥护圣躬,受无量福。香华果饵之费,皆度我私财。”且预言圣德有受命之苻。至大元年,东宫既建,以旧邸田五十顷赐寺为常住业。师之所言,至此皆验。

大德七年,师在上都弥陁院入般涅盘,现五色宝光,获舍利无数。

皇元一统天下,西蕃上师至中国不绝,操行谨严,具智慧神通,无如师者。臣孟頫为之颂曰:

师从无始劫,学道不退转。十方诸如来,一一所受记。来世必成佛,住娑婆世界。演说无量义,身为帝王师。度脱一切众,黄金为宫殿。七宝妙庄严,种种诸珍异。供养无不备,建立大道场。邪魔及外道,破灭无踪迹。法力所护持,国土保安静。皇帝皇太后,寿命等天地。王宫诸眷属,下至于含生。归依法力故,皆证佛菩提。成就众善果,获无量福德。臣作如是言,传布于十方。下及未来世,赞叹不可尽。

延佑三年□月立石。

译 文

【正文】

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

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臣赵孟頫奉敕撰并书篆。

仁宗皇帝登基后的皇庆元年(1312),下诏赐金刚上师胆巴谥号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当时曾敕命臣赵孟頫撰文并书碑,刻石于大都□□寺中。过了五年,真定路龙兴寺僧人接连八次上奏,说帝师胆巴本住在龙兴寺,请求在龙兴寺中也立一碑。皇帝于是又敕命臣赵孟頫撰文并书此碑。

赵孟頫曾经参与商议为胆巴大师赐谥之事,以“大觉”表示大师的法体,以“普慈”表示大师的道行,以“广照”表示大师的智慧之光普照天下,以“无上”表示大师曾为皇帝之师。上奏之后,圣旨说:“所论之义十分恰当。”

臣谨按,大师出生于突甘斯旦麻,他童子之时就出家为僧,师从圣师绰理哲哇为弟子,被名为胆巴。“胆巴”是梵语,中文意思就是“微妙”。大师先领受了密教的戒律,后来游学于西天竺国,遍访高僧,受经、律、论等学。从此深入法海,博采佛法之精要,将显教和密教两宗融汇于一炉,空实之论明了于心,特立于三界之中,成为众生的楷模。

至元七年(1270),胆巴与帝师巴思八一同来到中国。帝师巴思八,是圣师绰理哲哇的大弟子。巴思八告请回归西番时,将教门的事务托付给胆巴大师。从那时起,胆巴大师在五台山建立道场,行秘密咒法,做各种佛事,祭祀摩诃伽剌神。大师守持戒法很严,无论昼夜,皆不懈怠,屡屡得到神异的征像,传闻天下。从此,他的道德和功业更加卓著,受到人神两界共同的敬仰。武宗皇帝、皇伯晋王及当今皇帝、皇太后都师从他接受戒法,下至诸王、将相和贵人,捐献宝物,舍身于佛,执弟子之礼的,可谓不计其数。

龙兴寺始建于隋代,寺内原有一尊金铜大悲菩萨像。五代时,契丹入镇州,纵火 * ,佛像毁于大火,后周时,又取铜像之铜用以铸钱。宋太祖赵匡胤征伐河东,铜像已毁,曾为之叹息不已。当时有僧可俦说,相传此寺有将要复兴的谶语。于是宋太祖下诏重铸佛像,其像高七十三尺,又在佛像外建三层大阁以覆盖之,旁建两座楼阁,非常壮丽雄伟,世间所未曾有。从此,龙兴寺就成了河朔一带的名寺。在建阁之初,曾有上好的木材从五台山颊龙河中流出,测算这些木材的长短大小以及数量,都与建阁所需的材料符合,于是宋太祖下诏搬取这些木材以赐给龙兴寺。当时僧慧演曾撰文记载此事。

胆巴大师初到东方时,龙兴寺讲主僧宣微大师普整、雄辩大师永安等,就秉礼延请大师为该寺的第一住持。元贞元年(1295)正月,大师忽然对众僧说:“即将有圣人出现复兴本寺。”于是就以梵文上书奏徽仁裕圣皇太后,供奉当今皇帝仁宗为大功德主,主持此寺。大师又对众僧说:“你们从今日起可以每日讲《妙法莲华经》,反复相继,不要中断。以召集神灵,拥护圣主之体,承受无量的福泽。凡香花、果品之类供品所需的费用,都用我个人的财产。”大师并预言仁宗皇帝有登基的征兆。后来,到至大元年(1308),仁宗被立为皇太子,将旧宅田五十顷赐给龙兴寺作为固定产业。大师所说的话,至此都得到了应验。

大德七年(1303),胆巴大师在上都弥陁院涅盘圆寂,呈现五色宝光,收获舍利无数。

我大元王朝一统天下,西番上师来到中原的先后不断,其中品德行为谨严、具有智慧神通的高僧,没有比得上胆巴大师的了。臣赵孟頫因此作颂曰:

大师从鸿蒙之中而来,一心求学,绝不退缩。他在十方世界诸佛如来处,一一领受成佛的记别,来世必定成佛,住在婆娑世界。他演说佛法无尽的妙义,身为帝王之师,普度一切众生脱离轮回,住在黄金修建的宫殿。七种宝物修成这美妙庄严的佛地,各种奇珍难以描述。一切的供奉之物尽皆完备,这是一座雄伟的道场。邪魔和外道都被破灭,在这里难寻踪迹。无上的法力护持于此,使天下国土永保平安。皇帝和皇太后,如天地永恒,长生不老。王宫中的眷属以及一切众生,都因归依于佛法之力,得以印证菩提的妙境。各种善果得以成就,无数的福德都能获得。微臣说出这些言语,使之传布于十方,直到未来世,颂美赞叹,永不穷尽!

延佑三年(1316)□月立石。

此文选自 俞丰编著《经典碑帖释文译注》 上海书画出版社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标签: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纠错

猜你喜欢

赵孟頫楷书《胆巴碑》 字帖网 m.ziti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