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真草千字文》
作者:智永 真草
2025-03-21 13:35:33
《真草千字文》,真草二体,是智永传世代表作,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留传千古名迹。传智永曾写千字文八百本,散於世间,江东诸寺各施一本。现传世的有墨迹、刻本两种。墨迹本为日本所藏,纸本,册装。计二百零二行、每行十字,原为谷铁臣旧藏,后归小川为次郎。后有杨守敬、内藤湖南所写两跋,论者认为墨迹本为智永真迹,也有人疑为唐人临本。故宫博物院藏拓本。
《真草千字文》,北宋时宣和内府仅存七卷,南宋至今唯有一卷。流传下来的《真草千字文》墨迹只断烂了开首两行,其他都尚称完好;至于缺的部分,也已根据关中本补全。所谓“关中本”,是宋朝大观三年时薛嗣昌根据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於大观已丑(公元1109年)摹刻上石,又称为“陜西本”,原刻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据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可说是善本,但感觉和墨迹相比稍差一些。
《真草千字文》是他晚年以当时的识字课《千文字》为内容,用真,草两体写成四言文章,便于初学者诵读,识字。这类文章古代即有,而以南朝梁武帝命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流传最广,名人书写而传世者很多。从书史发展来看,智永《真草千字文》卷的规范作用超过了传为东汉蔡邕书《熹平石经》的影响。
《真草千字文》法度谨严,一笔不茍,其草书则各字分立,运笔精熟,飘逸之中犹存古意,其书温润秀劲兼而有之。宋米芾《海岳名言》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又如苏轼所评:“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此书代表了隋代南书的温雅之风,继承并总结了“二王”正草两体的结体、草法,从体法上确立了它的范本作用。
标签:智永,真草千字文


猜你喜欢
清吴元炳致芝田函
2024-02-21 07:32:17宋搨武冈帖(七) 晋王羲之奉对帖
2022-01-02 21:03:26文徵明《老子列传》硬笔字帖
2024-11-15 08:22:32民国吴佩孚草书七言联
2021-11-13 19:41:15淳化阁法帖(八) 晋王羲之东旋帖
2021-03-21 11:01:58秘阁帖(三) 晋王羲之数有想帖
2022-08-12 04:53:36民国罗振玉篆书七言联
2024-01-23 21:40:34天开寿域南极图 紫微天宫
2024-08-22 09:46:24折扇成扇
2024-07-27 08:09:10清蒋廷锡乔松春荫
2024-11-17 00:36:42